为了切实改变经管类专业员工“岗位很灿烂、待遇很骨感,期望很丰满、提升很有限”的就业尴尬,经济管理系超前谋划,提早动手,坚持“五个结合”,精细做实2011级员工顶岗实习(预就业)工作。 一是坚持推荐与自主相结合。要求每个员工至少有3家企业单位可供选择,满足员工多样化的实习(预就业)需求。员工可根据专业特点、待遇薪酬、提升空间等,自主选择适合发展的企业。目前,有明确就业意向的员工213人,自主实习(预就业)的员工109人。 二是坚持省内与省外相结合。截止11月18日,总计有40家企业来该系招聘,其中省内29家、省外11家;省内有明确实习(预就业)意向的员工151人,省外实习(预就业)意向的员工62人。初步形成了省内为主,辐射上海、浙江、江苏、广东等省市的实习(预就业)空间格局。 三是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。目前,集中实习(预就业)员工有213人,并选派若干名实习指导教师或辅导员,加强对实习员工的指导和管理。分散实习(预就业)员工有109人,并要求员工与系上签订安全协议书,切实保证实习质量和实习员工安全。 四是坚持企业需求与培养目标相结合。目前,40余家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主要有会计、出纳、文员、仓储、统计、客服、餐厅、客房、前台等。这些岗位与会计、物流、旅游等专业的培养目标、培养规格是相吻合的,基本能够满足员工的实习(预就业)需要。 五是坚持巩固发展与拓展提高相结合。在巩固原有实习(预就业)企业单位的基础上,本着就地就近、生产正常、管理科学、食宿方便、相对稳定的原则,择优选择了20家企业单位,开展实习(预就业)。其中世界五百强企业1家,中国餐饮百强企业1家。无论是实习(预就业)单位的数量,还是实习(预就业)单位的质量均好于往年。 据悉,2014年,经济管理系将有毕业生359名,其中会计275名,物流管理61名,旅游23名,是该系成立以来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。首批实习(预就业)的员工已于11月18日赴海底捞集团咸阳物流配送基地,开始为期六个月的顶岗实习,其他专业员工将于近日陆续离校开始实习。
上一条:经济管理系坚持“六个一”标准,加快提升教师整体素质
下一条:经济管理系精心组织实施2014届毕业生顶岗实习工作